人民法院將堅決攻克「執行難」這一頑瘴痼疾

原標題:人民法院將堅決攻克「執行難」這一頑瘴痼疾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9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最高法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戰之年,任務十分繁重,人民法院將堅決攻克這一妨礙公平正義、損害人民權益的頑瘴痼疾。

「執行難」問題不僅損害司法裁判的權威和公信力,還助長了不誠信的社會風氣。決戰之年,如何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規範執行管理體制機制,確保決勝「執行難」?

「鷹眼」助力:讓「老賴」無處藏身

「在執行實踐中,由於社會誠信體系還不夠健全,很多被執行人東躲西藏,甚至舉家外遷,故意逃廢債務。」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寇昉說,還有的被執行人以「假離婚、假破產、關聯交易」等手段隱匿、轉移財產規避執行,給執行工作帶來困難。

「查人找物難,財產變現難,一直是困擾執行工作的瓶頸。」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厲莉說,要以信息化建設推動執行改革工作不斷前進,力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

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最高法已與公安部、銀監會等10多個單位建立網絡執行查控系統,通過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手段查控被執行人及其財產,共查詢案件3910萬件次,凍結款項2020.7億元,極大提高了執行效率。

在財產變現問題上,全國統一的網絡司法拍賣平台建立以來,法院網上發佈拍賣公告,競拍人網上報名交保,競買人隨時隨地參拍。與傳統的司法拍賣相比,成交率、溢價率成倍增長,公開度透明度顯著提高,有效消除了權力尋租空間。

集結合力: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為了要回被拖欠的78萬元貸款,我想了很多辦法。」讓江西鉛山縣的郭某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近乎絕望之際,江西「法媒銀·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台」讓「躲貓貓」的被執行人宋某主動履行了判決。原來,在被列入失信名單之後,宋某很快發現,自己從出行、消費到投資、置業,寸步難行。

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全國法院累計公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996.1萬人次,限制1014.8萬人次購買機票,限制391.2萬人次乘坐動車和高鐵,221.5萬人懾於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9824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格局初步形成,有力促進了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要進一步加快推動各懲戒單位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將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嵌入聯動單位管理、審批、工作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壘,確保聯合信用懲戒機製作用充分發揮。」寇昉說。

執行權:關進「制度鐵籠」和「數據鐵籠」

「在傳統的執行模式中,執行員一人負責財產調查、控制、處置、案款發還等事項,對執行事項有着很大決定權,缺乏有效的監督。」厲莉說,這不僅影響了執行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影響了司法的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要不斷加強執行規範化建設,積極探索以信息化手段加強監管,將執行權關進「制度鐵籠」和「數據鐵籠」。寇昉表示,對於重大執行案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現場見證。

新華社記者 劉奕湛 王琦

(據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本文來源:http://news.ifeng.com/a/20180310/56621835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