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全資收購落地配公司 直營化對標京東

近日,界面記者從多渠道獲悉,阿里旗下物流服務公司菜鳥網絡將深度整合五家配送合作方(萬象、昇邦、東駿、芝麻開門和黃馬甲),成立「杭州喵遞宅配科技有限公司」,由菜鳥100%控股。這意味着菜鳥將在「三通一達」之外擁有一張直營的配送網絡,直接對標京東配送。

「喵遞」將由菜鳥全國城市配送物流體系的負責人李武昌擔任CEO,其在進入菜鳥網絡之前是當當網的物流負責人和副總裁。這次加入菜鳥網絡,李武昌身負重責,負責整合菜鳥網絡倉配體系,提升菜鳥倉配的競爭力以對標京東。

對此,菜鳥方面、天貓方面均表示只是傳言,該公司只是為開展業務方便而成立的子公司,類似菜鳥控股100%的企業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家。

從2016年開始,菜鳥便對五家公司陸續入股。根據天眼查公開的信息,上海萬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由菜鳥2016年8月入股,持股11.3%(阿里系共持股41.5%);成都東駿快捷物流有限公司由菜鳥於2016年1月入股,持股25%;南京晟邦物流有限公司由菜鳥於2016年9月入股,持股10.2%;浙江芝麻開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由菜鳥2017年6月入股,持股36.2%。陝西黃馬甲快遞有限公司由菜鳥於2016年1月入股,持股40%。

萬象物流的股東結構,來源:天眼查

一直以來,菜鳥將天貓超市、天貓生鮮等自營產品的物流服務交給幾家落地配企業,天貓超市的業務占其業務量的90%以上。依託於菜鳥全國各地的倉儲網絡,四家落地配企業負責將電商包裹從城市周邊倉庫配送到市內C端用戶,無須藉助「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倉儲+落地配的模式也讓菜鳥將貓超的時效做到當日達和次日達。

落地配企業通常為有倉儲網絡的電商平台提供末端配送。除了天貓超市,上述四家的合作方還有當當網、亞馬遜、1號店、聚美優品、蘇寧易購等電商平台。

相對於順豐等快遞公司,落地配只承擔最後一段的末端配送,只需要本地化的配送團隊和車輛,不需要全國性的中轉網絡。由於競爭門檻低,落地配市場小而分散,每個區域都有本地的優勢企業。所以,合併並收購一家落地配企業,比收購一家全網型快遞公司成本要低得多。

但現在要合併為一家新公司,未來的整合難度將非常大,一方面,網點、人員、設備等有重疊,各家的優勢區域有所不同,萬象、晟邦都自稱擁有完整的全國網絡。另一方面,各家落地配的發展規模並不一致,股東架構也比較複雜,整合的難度陡然上升。例如東駿獲得了中青旅物流的投資,萬象與阿里巴巴、廣東粵傳媒成立了合資公司等等。作為平台方,在具體的落地運營上,菜鳥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去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增持並控股菜鳥網絡,菜鳥將全面擁抱阿里集團,其新戰略是服務阿里集團新零售戰略。今年1月24日的菜鳥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菜鳥網絡CEO萬霖宣佈,「過去大家覺得物流市場上的211已經很快了,現在新零售下產生了一大批即時物流,都是小時級,分鐘級的送達,已經換道超車了。」一年多來,阿里新零售下已經產生了盒馬的模式,30分鐘可以送達;天貓生鮮的便利店模式,1小時送達;最近菜鳥又打通了天貓旗艦店的門店發貨系統,網上下單,附近的門店發貨,2小時送達,聯想到最近阿里巴巴全資餓了麼的傳聞,未來菜鳥網絡或許也將整合餓了麼的末端配送資源,進入即時配送領域。

擁有一張直營的同城配送網絡後, 一方面,菜鳥可以更好地控制C端物流時效,另一方面也將拓展其B2B業務。同城內的小B客戶具有高頻補貨、高周轉率和多網絡佈點的需求,可引入品牌商(供貨商)的倉儲業務和C端業務。

菜鳥以平台起家,曾經「沒有一個快遞員、沒有一輛快遞車」的菜鳥也不可避免地變重了。從菜鳥的發展路徑來看,這也是必然的。可以預見的是,這家新公司首先要考慮的是,圓通、百世等阿里系加盟快遞面對菜鳥網絡末端配送直營化趨勢將作出如何舉動。

2013年,阿里巴巴聯合復星集團、富春控股、以及順豐和「三通一達」共同組建菜鳥,定位為物流行業開放平台,主流快遞公司、倉儲運營公司、幹線運輸、落地配公司紛紛加入。

2013年-2014年,菜鳥搭建電子面單平台等數據化設施,並陸續與快遞公司連接,即各快遞公司需通過菜鳥接口與商家對接。

2015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雲峰基金宣佈入股圓通速遞,持股20%,是菜鳥第一次對外投資。

同時,菜鳥採購倉儲用地,服務於天貓超市和天貓生鮮等自營產品,採用前置倉+落地配的模式提高產品時效。

菜鳥擁有接近前端銷售的優勢,菜鳥以聯盟的名義向電商客戶開放倉配一體服務:鼓勵商家的貨物入菜鳥倉並提供補貼,指定合作夥伴提供倉配服務。

但相較於京東的直營模式,菜鳥的平台模式對於物流時效控制力較弱。菜鳥通過入股合作夥伴的方式來保證時效,目前菜鳥已入股圓通快遞、百世物流(倉配一體)、萬象物流/晟邦物流(落地配)、卡行天下(幹線)、心怡科技(倉儲管理)、速遞易/日日順樂家(快遞櫃)等上下游企業。

 


本文來源: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98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