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股權劃撥疑云:混改、央企合併還是減少管理層級?

文/耿慧麗

時隔半個多月,有關長安汽車(000625.SZ)的股權轉讓的背景依然迷霧重重。

3月15日晚,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為了做強做優汽車業務,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長安」)擬將所持上市公司10.35億股,佔總股本21.56%的股份無償劃轉給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兵裝集團」)。本次股份無償劃轉實施後,中國長安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10.35億股,佔總股本21.5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由於中國長安為兵器裝備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因此本次股份無償劃轉實施後,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由於恰逢兩會期間,長安汽車的這則公告並未引發媒體太多關注,但在股民聚集的論壇上,這則消息卻引發一連串的「利好」猜想:有的認為這是長安汽車或中國長安將要引入混合所有制的前奏;有的則認為這是長安與一汽、東風三大央企合併的前奏。面對外界的多次詢問,長安汽車方面的回應「始終如一」:關於股權劃轉事項請查閱公司2018-11號公告。而接近長安汽車的消息人士則認為,這只是在中航工業退出中國長安後,兵裝集團精簡管理層級,提升長安汽車行政管理級別的一次內部動作,和混改沒什麼關係。

但在央企混改的大背景下,外界對於長安汽車的混改猜測,並非「一廂情願」。長安汽車此次股權調整,到底是內部管理調整,還是指向混改,還需要時間來解答。「一般來說,央企有大動作都會採取『劃撥』形式。」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呼聲最高的混改

從資本結構看,在股權轉讓之前,兵裝集團百分之百控股中國長安,中國長安直接持有長安汽車40.88%的股份,中國長安通過百分之百控股的中匯富通(香港)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長安汽車2.23%的股份,為長安汽車第一大股東。中國長安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10.35億股,佔總股本21.5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兵裝集團直接持有長安汽車21.56%的股份。

正如前文公告中所說,股權轉讓後,由於中國長安為兵裝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長安汽車的實際控股股東還是兵裝集團。既然實際控制人沒有變化,長安汽車為何要進行這次股權轉讓,是否像一些網民認為的「左手倒右手,多此一舉」?在3月15日公佈的公告中,長安汽車對於這次股權轉讓的原因是這樣解釋的:「為做強做優汽車業務,進一步推動長安汽車更好發展。」簡約含蓄的解釋並未阻擋股民對於這次股權轉讓背景的各式「利好」解讀,公告發佈後,不斷有股民將這次股權轉讓與混改聯繫到一起。

「要混改,引入新股東,注入資金。」「為了保證兵裝集團的絕對控股權,防止引入新股東後大股東的股權被稀釋。」「要混改,改制前先把該分的紅利分了。」諸如此類的分析比比皆是,而且大都指向意味着「利好」的混改。這樣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發展路徑以來,混改已經成為央企深化改革的關鍵詞。目前,石油、通信、銀行等行業的央企已經開始引入民營資本,推行混合所有制,但在汽車行業,尚沒有國企推行混改。

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有兩批企業正在試點,今後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使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改革重要方法之一,取得實質效果。同時,肖亞慶還表示,希望願意參與的各類企業,包括國外企業,參與混改。而對於外界關心的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的公佈時間,近日肖亞慶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有望於今年上半年公佈。

從投資機構近期發佈的研報來看,電力、軍工等兩大領域的央企混改最受關注,被認為是接下來央企混改的熱點領域。而從網絡公開報道看,作為兩大軍工集團之一的兵裝集團,對於央企混改也非常積極,早在2016年,兵裝集團便制訂了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初步方案,確定了4家試點單位,並在上市公司長安汽車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試點,為下一步推行股權激勵和核心員工持股積累經驗。

今年1月2日,兵裝集團網站發佈消息稱,集團已完成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已於2017年12月28日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企業名稱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為推進國企混改奠定了條件。綜合多方情況來看,作為兵裝集團旗下最重要的民品產業板塊,長安汽車一直是集團改革的「排頭兵」,長安汽車此前推行的高管持股就在汽車行業央企中首開先河。照此推理,兵裝集團的混改也很有可能最先從長安汽車開始。

而從其他行業央企混改的經歷看,重大資產重組、股權轉讓往往是混改的前奏。比如此前寶鋼與武鋼合併前,寶鋼將一部分股份無償劃給了中石油;中國聯通在混改前,也進行了股權調整。對長安汽車混改的路徑,一些股民也進行了大膽預測,諸如在兵裝集團出讓長安汽車部分股權,引入民營或外資資本,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打造長安汽車去年發佈的「香格里拉」計劃。

去年10月,長安汽車發佈「香格里拉計劃」,宣告開始第三次創業。長安汽車計劃通過牽頭投資,2025年以前,在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上投入1000億元,調動一萬人的研發資源,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圈。

但也有股民認為,這次股權轉讓或許是長安、一汽、東風三大央企重組的前奏。長安汽車先把部分股權轉讓給兵裝集團,強化兵裝集團的控股權,之後兵裝集團再把長安汽車的部分股權轉讓出去,與東風、一汽共同組建最大的汽車集團。

但從兩會期間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以及東風與一汽兩大集團一把手的表態來看,三大汽車央企之間的重組短期內沒戲。不過,可以確認的是,長安也將在近期推出一個高端品牌,但分析認為這與長安此次劃撥的動作無關。

精簡管理層級?

儘管混改的呼聲很高,但接近長安汽車的消息人士認為,這次股權改革更多的是兵裝集團理順內部管理,減少管理層級的舉措,和混改關係不大。2009年,作為國內汽車業中的首例央企重組案,兵裝集團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稱「中航工業」)對中國長安的重組備受矚目。彼時根據協議,中航工業以昌河汽車、哈飛汽車、東安動力等資產入旗下的汽車業務共同組成中國長安,兵裝集團旗下主要是長安汽車,中航工業旗下則是昌河、哈飛、東安動力等業務,在中國長安中,中航工業持股比例為23%,兵裝集團持股比例為77%。

不過,隨着後來昌河轉投北汽,哈飛與東安動力業務不斷弱化,中航工業在中國長安中的地位越來越弱。2014年,中國長安的工商信息中已沒有了中航工業的影子,成為兵裝集團的獨資子公司。2月7日,中國長安董事會與監事會成員發生調整,其中,4名中航系管理人員離任。這意味着,中國長安董事會與監事會中已沒有中航工業人員的席位,中航工業或已從中國長安徹底退出。「以前是有中航系,所以必須要在兵裝集團和長安汽車之間設立中國長安,但現在沒有中航系了,兵裝集團完全可以直接管轄長安汽車,減少管理層級,提升決策效率。坦白而言,以前兵裝集團也有汽車產業管理辦公室,中國長安一級,長安汽車又一級,級別太多,參與決策的人太多對企業發展不是什麼好事。」上述消息人士認為。

從管理級別上看,股權調整前,兵裝集團和一汽、東風是平級單位,同屬於國資委管理,長安汽車則是下屬三級公司,股權調整後,長安汽車級別上升為兵裝集團的二級子公司,公司地位和領導級別也進一步提升。事實上,近年兵裝集團也在通過人事任命,儘量集中決策。中國長安官網顯示,2017年9月兵裝集團副總經理張寶林兼任中國長安董事長、黨委書記、長安汽車董事長。

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也認為,長安汽車的這次股權調整,更多和兵裝集團內部理順管理關係和資源有關。近期,兵裝集團旗下另一上市公司*ST嘉陵(600877.SH)發佈的公告顯示,公司正在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重組框架方案已初步確定為公司向控股股東出售現有資產負債,同時向中電力神有限公司和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天津空間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天津力神特種電源科技股份公司控股權。

由此可以看出,兵裝集團也正在通過資產梳理和重組,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管是由摩托車轉向動力電池的*ST嘉陵,還是長安汽車,都是兵裝集團做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經濟觀察報

原標題:長安汽車股權劃撥疑云:混改、央企合併還是減少管理層級?

最新更新時間:04/01 10:17

本文來源: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02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