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用屏幕有咩要留意?(Part 1) #screentime

這個年代,幼兒使用電話和電腦已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很多時候,這個「電子奶嘴」可以幫助家長放鬆一下,讓我們可以完成工作,又能夠令小朋友可以即時合作聽話。甚至有研究指出,幼兒兩歲開始已能夠從電視節目吸收知識。另一邊廂,過度使用螢幕對還可能造成一種依賴,減少幼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有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或專注力。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如何平衡科技的好處,亦避面不良的後果呢?今集,我和Miss Rachel 就會與大家分享幼兒使用螢幕的3大重點。
這個可以. 這個不行,這個太快了.Melody
你在做什麼?我在分類。你知道嗎,曾經有研究發現幼兒看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會影響他們的自制能力。我剛看到這項研究,當中研究員將60個4歲的孩子分成三組。
三組孩子會做些不同的活動,然後測試他們的自制能力。其中一組會看節奏快速而節目內容較脫離現實的電視節目。其二組就看節奏較慢而節目內容較貼近現實的電視節目。第三組就只是給予孩子紙筆畫畫。
研究員發現,部分孩子在自制能力測試當中的表現較好,部分則較差。我猜第三組的表現會較理想。即是你認為畫畫的孩子在測試中的表現較好,對嗎?沒錯。
同時研究也發現,看節奏快速而內容較脫離現實的電視節目的孩子表現也明顯為差。我也認為看電視較大可能影響自制能力,但兩種電視節目有何不同呢?學者認為原因係奏快速而內容較脫離現實的電視節目需要動用到更多腦部資源去跟隨節奏及分析節目內容。而因為我們腦部的資源有限,如果資源用了就暫時剩下不足夠的資源執行其他任務。
長遠來說,快速的電視節目都只是令孩子習慣即時接收很多資訊(或感官刺激),而不能夠訓練到持續專注的能力。所以,家長日後為孩子選擇電視節目時,就最好揀選節奏比較慢,較少轉換畫面,而且節目內容較為貼近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