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有嘢學 │ 延SUN在線】講故事、做神學|李適清博士

各位同學大家好這個主日的「疫有嘢學 延SUN在線」是由李適清博士負責老師是中神教務長也是神學科主恩澤森教席副教授老師的研究興趣是基督信仰與生活的整合她對神學應用在職場的領域特別有負擔接下來的七月份老師會在延伸課程中教授一科名為「荒年中的神學反思」不過今天她會為我們分享另一個課題就是「講故事、做神學」順帶一提7至9月的延伸課程將於5月18日開始接受報名詳情可以瀏覽中神的網頁也可以留意今日課堂結束之後的宣傳資料將以下的時間交給李適清博士願主藉着今天的學習讓我們看見上主在歷史中如何與人互動從而發現我們可以如何貼近和配合上主的心意弟兄姊妹,你喜歡聽故事嗎?我特別喜歡看長篇故事由小時候追一集又一集的武俠小說到今天追電視劇最吸引我的不單是故事裏面的情節更是長編劇集裏面人物性格的發展和改變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每個講得好的故事都教導我們一些事啟示某些共通的人類狀況」其實不同的民族與文化都有佢們傳統的故事反映群體的文化美國人故事裏面充滿英雄或是超人到了今天是一整個軍團的超人日本人的故事往往是超人打外星怪獸或多或少反映這個民族對外來侵略的戒心香港人有甚麼故事呢?可能你會想到不同的故事或許其中一種是McDull故事那基督徒或是教會群體又有什麼故事呢?
可能我們馬上想到聖經裏面也有好多不同人物的故事不同的人物有正面、有負面有血有肉,十分真實聖經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掩飾人生的起伏美善與邪惡都出現在故事當中而我們就是身處於歷史時代的延續中而我們有一個共同故事是基督徒的共同故事就是上帝通過聖經的話語啟示我們的故事由創世到耶穌基督降生、受死、復活升天而且之後祂還會再來這樣我們身處其中可以如何更加明白聖經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歷上帝繼續編寫在上帝裏面、跟隨耶穌的生活呢?我想起一些弟兄姊妹曾經對我說他們對讀聖經的反應第一個反應是聖經講什麼?我不明白特別是初信的弟兄姊妹會跟我說怎麼看也不明白我會鼓勵他們多讀幾次聖經是用一生也讀不完第二,有些弟兄姊妹說聖經有沒有效?我的處境與聖經所講的不一樣到底是否可行?
第三個反應是有時候聖經並沒有提及那如何是好?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這三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牧師或聖經老師同一段經文他們可以看出這麼多內容他們的聖經講解很全面,但我們有未必看到?其實可能有很多原因不過最少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經過比較系統性的神學訓練建立一套比較全面的神學觀和神學思考除了進入聖經世界更加由聖經世界發現的真理對應着我們眼前的處境和情況引用一些例子或比喻來解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上帝和信仰的理解雖然你沒有修讀過神學但你也會有自己一套神學觀就是在你信主以及之後通過聽道、讀經、與上帝建立關係…等等一路形成我們對信仰和上帝的進一步理解神學訓練讓我們有機會更有系統、更深入去認識上帝弟兄姊妹經常認為神學很艱深難明有時候很脫離現實理想與現實間未能融合事實上在我們追求的理想目標和眼前尋得的實況之間的確存在很遙遠的差距而且我們必須承認,這差距是持續而必然的直至新天新地,上帝再來臨人類才達到完全所以我們今天並不完美而且我們必定這不完美的狀態中生活所以今天想跟大家以另一個向度去想就是一個講故事或經歷故事的方法故事很特別它為理想與現實之間很大的鴻溝提供一些喘息的空間讓我們喘一口氣一方面我們知道我們已經被耶穌基督救贖我們已經得勝一方面我們正經歷已然未然的狀態我們同時擁有指向永恆的導向和盼望但是面前我們要面對一個不完美的狀態聖經本身就是個整體一個宏觀而巨大的敍述、故事當然其中除了故事還有很多不同的體裁詩歌、預言、律法、箴言、書信.等等但是它主要是一個很大的故事一個宏觀的人類歷史故事讓人可以通過聖經的故事看見上帝如何跟人類互動而且上帝通過這個歷史故事的進程揭示祂的永恆計劃我們出生在其中在故事中段很渺小的一點中我們可以藉着聖經看到整體的歷史發現自己的位置既渺少又獨特並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調教自己的視野力求發現該如何更加貼近上帝該如何配合上帝的計劃而生活與此同時,我們讀聖經不是單憑自己的理解能力是聖靈的同在讓我們繼續在今天的處境中經歷和發現真理耶穌曾經跟門徒講約翰福音16章12-14節說道: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其實上帝可以通過任何事物啟示真理告訴我們祂是誰在文字並未普及時人類透過口述流傳故事、頌歌、禱文將信仰承傳下去後來又有圖像和畫作聖經有不少詩文是很藝術化的也用了比喻和形式等不同手法全部都是上帝透過我們能夠理解的事物揭示真理例如:聖城耶路撒冷是地上可見的也可以喻意未來或終末的只因人類有限的認知能力要通過我們能理解的事物來洞察上帝的永恆旨意上帝很特別祂就是這樣給予我們想像力也只把我們需要知的一切賜給我們讓我們在歷史的延續中在教會群體中一同洞察、發現上帝的心意因此,按照這個邏輯我們發現歷史承傳的傳統是必需的與此同時,持續更新求變也是同樣重要的作為基督徒我們需要善用創造主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我們也有不同的資源一同認識上帝反思生命編寫我哋喺主裏面嘅生命故事這時候我們發現要讀通聖經並不是隨便的事也不是要急着做而是一生的追求所以當我們有神學訓練有機會學習我們會學習歷史文化背景有系統性的神學思維對生命的反思…等等全部也是幫助我們學好上帝的話語並將神給予我們的知識化為生命的行動或許你心裏也有疑惑我沒有接受神學訓練讀不懂聖經怎麼辦?
其實不知不覺間在你信主之後上帝很愛我們每一個人祂為我們每一個人量身定製一個不同的神學訓練旅程透過每星期聽道在教會上主日學團契生活並在生活裏面經歷主我經常鼓勵弟兄姊妹並非必定要去哪裏讀神學而是善用上帝給你眼前的每個機會無論是教會主日學網上不同的資源團契小組的學習…等等按照你現階段的需要去繼續追求認識上帝在這裏想特別提醒大家神學不單單是知識不是多學習就比較厲害並不是神學是一個使人謙卑的過程因為愈讀就愈發現其實自己並不了解我們愈發現上帝的偉大我們就更加清楚自己很渺小我們必需預備好一個向上帝開放的心讓主的道進入哲學家蘇格位底曾經說「未經省察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着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思考型的人或是哲學家但是所有人都可以按上帝比我們的智慧和我們不同的性情和思考角度去分辨和選擇如何活出合神心意的生命神學反思涉及我們的認知我們的思維和理念但要做神學就遠超於這樣做神學涉及整個人在我們反思的時候與我們的行動、我們整個人的回應是不可分割的神學反思是要帶來具體改變的力量影響到我們處事行事為人而且信仰要觸碰到我們的生活並要內化成生命的道並且活出來讓我們成為知行合一、表裏一致的人聖經這樣說: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信念是重要的但最終我們要以行動顯明這些行動和經歷成為我們生命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值得我們回想、反思、整理、詮釋以致我們可以從實踐之中學習這個全人整體要表裏一致去做神學耶穌道成肉身是具體發生在歷史時空裏面的故事神學家的神學也是在某一時空中紮根因此神學不應該停留在理念和抽象的假設我們必須敏銳地察看每個處境、文化、時間做適切並帶有行動的神學優秀的神學不是談論有關上帝的事而是進入人的心裏建立一種習慣讓我們常身處上帝的臨在中所以如果我們不禱告、不靈修我們還是可以利用我們的腦袋思考神學但沒有祈禱和靈修就不能做真正的神學神學因而是從聆聽開始是一種安靜在上帝面前的操練你是否願意放下既定想法和人生經驗讓聖經的話改變你可能你會喜歡查考聖經甚至與弟兄姊妹一同思考如何應用但是做神學要讓我們再進一步讓經文背後的真理操練成生命的一部分成為生命的自然反應我很喜歡觀察我身邊的故事有一天我回家坐電梯的時候電梯裏面有一個爸爸帶着小朋友小朋友大約5-6歲他看着電梯按鈕,說:「41樓的按鈕已經被按了,無法按了!」你們也知道小孩子愛按按鈕爸爸說:「對喔,還有哪一層被按了?
」小孩子說:「49」爸爸問:「41樓到49樓要上幾層呢?」小孩子想了想,說:「7層」爸爸說:「哎呀!你錯了。49減41是8。
」小孩子想了一想指向電梯的按鈕「1、2、3、4、5、6、7.是7層」你說,是爸爸還是小孩子說得對呢?是小孩子說得對現代的住宅大廈有些樓層號碼是沒有的這個電梯沒有44樓所以41樓到49樓之間就只有7層這個片段在我腦海裏再三徘徊我們每個人都有既定的一些諗法加上我們已經活了好幾十年經驗告訴我們,一定是這樣我們從小都是這樣計算的不過有一天我們相信了耶穌又或許你突然發現聖經講的和你想的不一樣甚至聖經所說的就是你不想做、你覺得行不通的事你是否願意堅持相信用行動去相信、去經歷上帝呢?只有我們願意被上帝的話語改變聖經才能夠在我們生命中活出來我們不單需要神學思辨與反省能力去讀懂聖經更加要讓上帝的話引領我們所以回應第二點:聖經行不行得通講是這樣講事實是,生活的困境正要挑戰我們是否真的相信耶穌我們是否帶有信心去經歷現代資訊愈來愈多環境愈來愈複雜突發的事情一下子就出現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整個世界今年的疫情就是一個例子天災人禍在我們預期之外出現我們接收的資訊真假難分沒有人能掌握所有事情路亦斯曾經說:每一刻都太複雜以致我們無法全面掌握無數事物都從我們的認知中流走了問題不是我們不知道一切而是我們知道的少得差不多等於沒有我們都發理在自己的生命中時間都被填滿了每秒鐘我們都被感官、情緒、思想…等等衝擊無法招架使90%的信息都不被接收這對每個人都是一樣以往就像這許多信息集合而成的巨響C.
S. Lewis 繼續說:信心就是相信我們真實地認為是真相的這種力量直至面前有切實的理由使我們真正地改變心意如果我們的理性不單是以往或現在是理性而是要保持穩定的理性思維和判斷我們就必須祈求上帝賜下信心這一份禮物幫助我們有力量不單是按理性去相信而是在充滿慾望和恐懼驚慌和嫉妒沉悶,甚至是無所謂的時候在不同的時刻與主觀感受間保持清醒和理性在權威或經歷給予我們的各種觀念之間分辨何謂更貼近真理人類最基本的問題不是無知,而是罪性不是頭腦上的問題,而是心靈裏的問題我們拒絶上帝而且傾向犯罪罪不單使心靈缺乏,也使思想扭曲我們會看見期望看見的,聽到想聽到的也可能會先入為主不容易改變為此,信徒更需要穩站在真理之上神學思辨正是讓我們學會分辨是非尤其是世界中的人和事並當中的故事背後是否忠於真理和指向美善神學家普蘭丁格曾說:生命就是在未知、不肯定和誤差中的我相信的許多事情都是其他同樣認真的人不會相信的事實上,有不少我認為很重要的信念都是這樣我明白我可能很錯徹底地錯,甚至在非常重要的問題上都看錯了可是,這就是人的境況最後我必須表明立場,告訴大家世界對我來說就是如此我們不能控制環境但可以選擇使用哪一些資源去回應眼前的問題我們也被賦予智慧去詮釋和辨解眼前的事物可以使用自己的才幹和資源去思考和行動在這過程中我們是要負責任的假如上帝單單給我們知識和能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不用思考就行得通這這對我們的信心並無幫助在「不肯定」和「不完美」的空隙我們學習依賴和仰望上帝而且相信祂必定會賜予足夠我們實踐召命的能力和恩典這是我們一生學習的過程我們在無法掌握的處境中堅定地面對困難並作出「最佳」的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是對,也可能是錯可能會引致好或不好的後果不過這一次所謂的成敗都只是人生故事裏其中一個橫切面故事仍然繼續而基督徒的故事特別之處在於可以後悔、回轉可以再經歷上帝的愛和教導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我們按照我們能夠做的去做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擺上信心走一條另類的、按天國價值去做決定的路甚至當我們眼前似乎行不通現實的經驗、世界的價值觀告訴我們這樣會行不通當我們祈禱後,處境並沒有改善但我們知道上帝的心意我們是否願意堅持下去呢?
有一次一位姊妹傾訴她最近的工作情況她跟我說:「唉!最近失去了信心,祈禱後並沒有轉機,所以越來越沒有信心。」有時候我們會期望做了就成功,有我們預期的結果但事情往往不是這樣不過當這位姊妹如此分享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這樣說有點不對信心並不是這樣的如果信心是逢求必得祈求以後有回應才能有信心祈求,有回應,成功這到底是怎樣的信仰呢?上一炷香,神便會庇佑,然後我們去還神這樣的邏輯只是一種民間信仰有求必應的那種信仰於是我跟那位姊妹說就是祈求也沒有要等候並發現神要如何出手未必我們所想的就是最好我們只能努力去祈求但當我們發現神在何時給予我們何種機會才會知道上帝的意念是超乎我們所想像祂是又真又活的神我們祈求,得不到回應,再繼續祈求這樣才叫作信心信心是要相信耶穌與我們一齊忍耐等候祂的時間、方法、心意而我們對於信心的理解只有當我們在生活的情節中遇到像這位姊妹一樣挑戰我們對上帝有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們才會有機會發現信心是什麼發現我們是否真的有信心在每一天的生命故事裏面都會有這些與真理面對面觸碰的時刻在這些故事情節、生命經歷中你會發現自己更多認識上帝更多耶穌復活升天之後早期使徒不像耶穌講很多道理和比喻而是在他們身上活出獨特的、無法代替的生命他們到在四周見證、宣講耶穌復活的訊息這不單是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而是來自一種內在的動力和能量使他們在面對迫害甚至死亡他們仍然可以靠着聖靈給予他們的力量高聲宣講耶穌基督復活的消息今天我們需要同樣的熱忱和力量好像早期先賢一般在迫逼和困境裏學習堅守真理通過生活行動去講論、宣認把褔音於現今世代的處境和文化中以它獨特的方式展現人前我們要堅守信仰的核心信息並不是說那些教條式的演繹從舊約聖經開始我們已發現耶和華上帝透過與人類互動的故事把祂自己啟示給我們知道這歷史故事的高峯就在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受死復活的事實然而故事沒有停在那裏上帝隨時都可以在這個高峰點裏改變一切,完成所有事情但是故事沒有停止路加以《使徒行傳》繼續寫出教會群體的形成並聖靈臨在他們中間的事實今天的教會群體仍然帶着見證耶穌已復活的使命要讓耶穌基督活着的信息靠着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彰顯出來所以弟兄姊妹,你就是通過你生命的經歷和故事去宣講耶穌活在你的生命中在此我們得知作為教會群體的一分子同樣是主耶穌的門徒我們跟隨的主早已在我們生命裏留下足跡等待我們發現祂的心意使我們在反思和實踐真理的過程中更深經歷和明白祂我們的生命故事就正如早期使徒一樣藉聖靈的臨在、工作和帶領繼續編寫門徒的「行傳」理論上,我們的內在生命將會衍生外在行動但事實是當我們認識真理卻未能完全被上帝得着我們將會經歷不少內心掙扎正如保羅所說的:我也知道在我裏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反思和辨別自己的經歷就是要將這事實真相顯明有時候我們會後悔有時候我們會喜悅讓我們面對矛盾和戰勝的狀況我們靠着上帝可以分辨可以由張力中走出來建立內外一致的生命所以故事有個特點,它不一定展示真理聖經故事的人物都有成敗得失我們的生命故事也有正面和負面的在不同行為和抉擇間我們需要分辨、檢視環境和眼前的可能洞察上帝在當中的帶領和心意我們不一定成功也必定會經歷失敗和軟弱的時候正因如此我們的生命故事必須經過持續的詮釋和反思使我們的視野不斷被調校以致更準確地對準上帝的心意和聖靈的帶領所以不要讓你聽的道、你學的知識停留在你腦海的層面記得有一次我邀請了一位做生意的基督徒分享他的故事幾個月後,聚會的日期快到他跟我說:老師,我不知道自己還可否上台分享因為最近我捲入了一場官司很有可能申請破產我詳細了解他的情況最後我告訴他:沒有問題,請你也分享這個部分包括故事未完、未知的部分原來他受到生意夥伴的牽連雖然沒有參與當中的決定但就要負上責任這類事情在商業社會很常發生他身邊不少的弟兄姊妹都給他一些意見建議他提早做一些財政和其他安排避免這件事上身牽連到自己,引致破產而且這件事情與他無關,他可以不理會他經過一番掙扎也跟家人商量最後他決定不這樣做甚至決定主動接觸那些有損失的人去解釋整件事情當然,真正要負責任的那位生意夥伴就不見蹤影他也只能負起被責罵的責任甚至可能會破產不單影響到自己,還有他的一家老少在人看來這件事情絕對是一件失敗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在上帝的眼中並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蒙主喜悅的事他的家人也支持他的決定一家人從大屋搬到小屋放棄了生活中很多的東西他們選擇了上好的福分選擇了一條忠於上帝、與他人不同的路基督徒的生命要演繹的不是世人眼中必定順利、成功的故事更不是成功神學而是當我們經歷人生的起伏仍然堅定相信同跟隨主經歷環境高低、生命起伏無論在任何環境或威嚇裏我們仍然選擇合乎真理的路所以,回到聖經是否行得通的這個問題如果你只是想要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的目標是保住工作或從中得益那聖經真的行不通既不夠快,也不夠世俗之子聰明不過如果你想要的是回歸創造主的設計能夠長遠駕馭你的生活和工作活得豐盛精彩行一條充滿恩典的路那就不一樣那再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而是長遠地,你要演活上帝給予你的生命長遠地讓人認識你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有時候你不怕吃虧願意遷就、願意幫手有時候別人也不了解,但你會很堅持半步不讓因為你的生命是一個很獨特的故事一個跟隨耶穌的基督徒的故事我們面對的世界一個後現代支離破碎的世界跟剛才所說的故事、歷史是對立的這個世界在灌輸我們一個想法: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片刻的歡愉不珍惜擁有的東西只追求一時的滿足如此說來就變得很簡單我們的故事不需要有延續性或更深層的意義勉強過去就算但是問題的所在正是在這種片刻的衝動裏我們的感動無法存留只會瞬間飄過留下的只有空虛失落就連下一次的激情會否再來也是無法預期在零落的碎片裏我們必須重新發現生命的規律使人生拼圖重現眼前並認識背後那位設計萬有的創造主對於那些認識上帝擁抱生命的人來說生活就是經歷神聖的帶領並與上帝互動使生命重尋美善委身在創造主的秩序裏這狀況為我們的生命帶來全新的思維讓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經歷重新理解、詮釋創造主的美善作為並且從自身的過去找到指向的未來可以幫助我們以信心回應和迎向未知的前路深信上帝的應許給我們足夠的盼望一切在祂手裏就已經足夠了三一上帝作為那活着的生命之主不單在我們的歷史故事中出現也成為我們生命故事真正的帶領者祂才是故事的主角雖然祂乃是外在的、超越我們的上帝卻祂同時是內住在我們心裏的生命之主使我們的故事蘊含着奇妙的、引人入勝的奧秘我們的生命被罪惡扭曲卻在上帝的恩典裏重新被建立在這故事裏我們與主相遇經歷掙扎並在當中尋求出路學習依靠上帝作為有限的被造之物雖然我們是基督徒但我們的理念和目標仍然可以被扭曲抉擇和行動當然也可能有錯誤人生故事的時間進程為這些誤差提供了演繹和變化嘅空間甚至這個人生進程樂於讓誤差成為吸引弟兄姊妹一起關注、同行、學習的過程與經歷當故事發展出現突如其來的衝擊例如:稱職的員工被解僱被關係良好的同事出賣上司吩咐自己做違反道德倫理的事.
等等家中出現變化家人患病我們原本認定的軌跡起了突變這就是故事中的危機在這些時刻邏輯思維似乎無法幫助我們處理眼前的危機因為它涉及非理性的感受和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我們去分辨、抉擇繼續演活故事的情節當事情過去我們可以回顧和反思在我們的經歷裏找出故事的基本結構在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面對當中的起伏、對錯和感受擁抱經歷並讓它成為生命更新的動力去面向未來這個時候我們的生命似乎就是不斷建構故事的一種活動過程中當我們敏銳地知曉要對準上帝我們就不致於被外來的壓力或外加的身分角色很多他人對於你的定義被這些東西影響、支配而是能常常對準上帝在祂身上抓緊自己在祂裏面的角色使祂得着我們第三個主點是聖經沒有說,該怎麼做?聖經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但我們要繼續演活這個故事我會說,每一項生活的處境和困難都要求我們同時擁有思考和辨別的能力以及有信心去實踐、有情感的經歷思辨和感受經歷兩者同等重要對我們來說世界是場景是學習的處所是爭戰之地也是成聖之旅的場所我們每天到社會不同的角落面對人的扭曲價值觀、罪性我們發現邪惡勢力想要佔有我們但是上帝卻保護看守我們使這些困難和苦難化成我們成長的場景在這過程裏創造主賜予我們思想和感受我們需要全人去經歷上帝、經歷人生所以理性思考與感性經歷在追求真理的歷程裏兩者同樣重要最近大家面對的大環境就是疫情的困擾現在似乎有些曙光在過程中,不少人都努力在聖經中找尋面對瘟疫的內容不過基本上我們今天面對的疫情和整個大環境都是前所未見上帝在不同時代做祂奇妙的工作聖經並沒有直接教導我們怎樣做這個時候大家所問的問題大部分是神學問題我舉一、兩個例子疫情開始的時候不少弟兄姊妹問上帝什麼時候動手什麼時候才能回復以往的生活不過當我們繼續沉殿和反思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又或是說我們的神學觀可能會讓我們察覺到上帝一直都在祂的恩手不單是在人順境、安舒的時候出現在最艱難的日子上帝仍然掌權我們可以理性分析講解不同的經文去講述上帝在逆境中與人的同在但與此同時我們都必須以信心去回應在我們真實的經歷疾病死亡失業與經濟困難家庭問題情緒困擾…等等仍然堅持相信上帝另一個好多人會提出的問題究竟網上可不可以或怎樣去演繹聖餐呢?因着我們不同傳統的神學觀、教會觀我們會有不同的演繹方式但其實環境的限制給予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視教會的核心價值不能夠缺少的是什麼然後好好調較我們的視野和行動我們是否願意開放自己特別在疫情當中當整個環境都要攪動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承認自己的渺小重新發現上帝嘅偉大呢?期盼教會群體在經歷疫情這個獨特的情節之後我們的教會生活會有更正面的、更貼近上帝心意的變化有一天當我離開家裏去上班又是坐電梯電梯門一開裏面有一個爸爸帶着一個4、5歲的女兒爸爸有一個公事包我進去的時候小女孩正在用兩隻手捧著公事包爸爸說:「它很重,妳拿不起來的。
」小女孩說:「我可以的、我可以的!」然後她用兩隻手抬起那個足有半身高的公事包離地下只有一吋爸爸問:「是否很重呢?」「我可以的、我可以的!」小女孩單手拿着公事包氣定神閒其實那個公事包被放在地上大概有女孩半個身體的高度爸爸說:「還給爸爸吧!
」小女孩很乖想要還回去她用盡全力抬起公事包不過她連還回去的力氣都沒有於是爸爸俯身,一手把公事包拿起來突然間小女孩發現一件事她說:「爸爸的手很大,爸爸可以把公事包拿起來。」然後她伸出自己的小手爸爸也伸出手跟她拼在一起果然爸爸的手大很多小女孩說:「對啊,爸爸的手大很多。」這個聰明的小女孩發現爸爸有力氣拿起公事包而自己不夠力氣是因為爸爸的手大很多這個時候電梯抵達地下,門就打開小女孩氣定神閒很有自信地走出去她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事情的真相這個短短的片段讓我思考了好耐很多時候我們都想為神做一些事情我們很努力好像那個小女孩想幫爸爸拿起公事包不過可能我們連將重擔交比天父的力氣都沒有我相信天父並不介意其實天父在意的只是我們的心究竟是為自己想去做的事,以為自己能做到還是一心為神工作天父就像這個慈祥的父親一樣祂很明白我們心裏的想法祂給我們空間去嘗試、去努力然後在適當的時候俯身去幫助我們又或者,有時候我們都以為找到真相以為自己擁有真理就是因為爸爸的手比較大小女孩甚至分析過伸出手跟爸爸比較的確是爸爸手大更多所以爸爸能拿起公事包我們以為,自己的經驗加上努力便掌握到真理我們滿有自信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我們都係有限的人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百分之百正確我們需要保持開放的心向上帝的話開放繼續貼近神的心意記得我讀神學的時候每星期都會開小組每一組有一位老師和幾位同學整個學年一起同行當我第一年開小組的時候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討論要如何善用這一年的小組時間呢?當時帶領我們的老師是一位輔導科老師他說:千萬不要選擇一起看書!
平時讀書已經要看好多書籍他告訴我們每當有同學問他叫他推薦好的書籍他會回答說:看你自己那本書吧!「看你自己那本書」他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是一本書你也有你和神、你和人一起編寫的故事一路組成你人生的故事書故事裏面的處境有家庭、有社會、有教會、有工作以及各種日常活動的場景這些都是我們生命故事發生的平台當中的人與事都在挑戰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去演繹上帝給你的人生你堅持的是什麼弟兄姊妹願意我們一同編寫合神心意的故事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不單是個人層面更是在整個教會群體的層面我們一起同行讓我們一起配合上主在這個時代所要做的事面對更新改變的環境、各種突發事情和衝擊我們決心讓上帝成為我們故事的主角對準祂的心意前行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