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強: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是絕對可以實現的

(記者李夢淙)鳳凰網財經11月4日訊 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能否替代傳統燃油車日益成為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此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提到,目前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也將會同相關部門製訂我國的時間表。

相對於歐洲部分國家相對明確的燃油車退出的時間周期,業內對於中國退出周期的判斷出現分歧,從10年內到20年之後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9日,長安汽車宣布2025年將開始全麵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係列產品的電氣化,成為中國首家宣布停售燃油車時間表的汽車品牌。

11月4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在“與世界對話——2017鳳凰網國際論壇”上對鳳凰財經表示,新能源汽車完全取代燃油車沒有任何問題,不能實現完全替代的領域隻有軍事和航空。

政府補貼轉變為積分驅動

近期,各國紛紛宣布全麵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集中在2025—2040年之間。如挪威2025年禁售燃油汽車、德國2030年後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法國2040年前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等。中國政府也已正式啟動燃油車停售時間表的製訂。

9月28日,工信部聯合財政部、商務部等五部門正式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由接受政府補貼轉變為積分驅動。

同時,“雙積分政策”時間表也在加快。11月3日,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了《關於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乘用車企業將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在2018年9月前抵償歸零。

此前,汽車產業“雙積分”政策原計劃明年實施,將平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現在兩種積分實際考核時間均發生了變化。新能源積分此前已經明確延後至2019年開始考核,而平均油耗積分則將提前兩年開始考核。

資料圖

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是一個長期過程

據《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19日消息,大多數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因官方政策影響而加大電動汽車的生產力度。報道稱,中國政府在9月份要求國內外汽車製造商到2019年必須開始生產新能源汽車。政策呼籲到2025年在中國年銷售700萬輛電動車,占汽車年銷售總量的約五分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認為,燃油車停產停售取決於幾個方麵:第一,電動車生產的總量能否替代燃油車;第二,電動車的配套設施是否齊全;第三,環境標準的實施情況,“如果未來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也會加速這個進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11.9萬輛和2802.8萬輛。其中,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從數據可以看出,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約占汽車總產量的1.8%。充電樁層麵,工信部統計,截至今年4月,我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總量為17.1萬個。其中公共樁建設量破萬的區域隻有4個,分別是廣東、北京、江蘇和上海。

“現階段充電基礎設施仍然和整車的發展進度不匹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介紹,這主要體現在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不合理,一是需要充電的車找不到地方充,二是已有的充電設施利用率還不高,並且現有電動汽車對充電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快充的相關設施已經無法跟上其發展。

因此,在周宏春看來,燃油車停產停售在中國短期內難以實現。他認為,中國的人均收入、汽車擁有量等與國外都有差別,因此時間表不具有可比性。從技術進步的角度看,替代的速度會加快,但從國家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等因素來看,替代還有一個過程。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則向鳳凰財經表示,“無論是從技術還是能源的角度出發,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是絕對可以實現的。”他對新能源取代燃油表示十足的信心。

“不過,對於中國而言,新能源不能實現完全替代的領域隻有軍事和航空。被視為“綠色能源”的生物柴油具有環保性能好、發動機啟動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來源廣泛、可再生等特性,但是在航空領域的應用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一直以來依靠煤油的航空業今後的發展還要再想辦法。”不過,楊富強始終強調,“陸地上(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問題全部都可以解決”。


本文來源:http://finance.ifeng.com/a/20171104/15767788_0.shtml